假设没有下面命令,能够先去加入一个 的yum源。
ifstat命令
ifstat能够监控网络接口。比較简单地查看网络流量
ifstat默认是不监控回环接口的流量的流量的单位是KB/s
使用ifstat -a能够监控全部的接口
-l 监測环路网络接口(lo)。
缺省情况下。ifstat监測活动的全部非环路网络接口。经使用发现,加上-l參数能监測全部的网络接口的信息。 而不是仅仅监測 lo的接口信息,也就是说,加上-l參数比不加-l參数会多一个lo接口的状态信息。
-a 监測能检測到的全部网络接口的状态信息。使用发现。比加上-l參数还多一个plip0的接口信息,搜索一下发现这是并口(网络设备中 有一 个叫PLIP (Parallel Line Internet Protocol). 它提供了并口...) -z 隐藏流量是无的接口,比如那些接口尽管启动了可是未用的 -i 指定要监測的接口,后面跟网络接口名 -s 等于加-d snmp:[comm@][#]host[/nn]] 參数,通过SNMP查询一个远程主机 -h 显示简短的帮助信息 -n 关闭显示周期性出现的头部信息(也就是说,不加-n參数执行ifstat时最顶部会出现网络接口的名称,当一屏显示不下时。会再一次出现接 口的名称,提示 我们显示的流量信息详细是哪个网络接口的。加上-n參数把周期性的显示接口名称关闭。仅仅显示一次)
-t 在每一行的开头加一个时间 戳(能告诉我们详细的时间) -T 报告全部监測接口的全部带宽(最后一列有个total。显示全部的接口的in流量和全部接口的out流量,简单的把全部接口的in流量相加,out 流量相 加) -w 用指定的列宽,而不是为了适应接口名称的长度而去自己主动放大列宽 -W 假设内容比终端窗体的宽度还要宽就自己主动换行 -S 在同一行保持状态更新(不滚动不换行)注:假设不喜欢屏幕滚动则此项很方便,与bmon的显示方式类似 -b 用kbits/s显示带宽而不是kbytes/s(bit和byte有何差别应该都知道吧) -q 安静模式,警告信息不出现 -v 显示版本号信息 -d 指定一个驱动来收集状态信息iftop
iftop也是一个实时的流量监控工具,能够监控TCP/IP连接等,可是没有报表功能。
第一行:带宽显示
中间部分:外部连接列表,即记录了哪些ip正在和本机的网络连接 中间部分右边:实时參数各自是该訪问ip连接到本机2秒。10秒和40秒的平均流量 =>代表发送数据,<= 代表接收数据 底部三行:表示发送,接收和所有的流量 底部三行第二列:为你执行iftop到眼下流量 底部三行第三列:为高峰值 底部三行第四列:为平均值-i设定监測的网卡。如:# iftop -i eth1
-B 以bytes为单位显示流量(默认是bits)。如:# iftop -B -n使host信息默认直接都显示IP。如:# iftop -n -N使port信息默认直接都显示port号,如: # iftop -N -F显示特定网段的进出流量。如# iftop -F 10.10.1.0/24或# iftop -F 10.10.1.0/255.255.255.0 -h(display this message),帮助。显示參数信息 -p使用这个參数后,中间的列表显示的本地主机信息,出现了本机以外的IP信息; -b使流量图形条默认就显示; -f这个临时还不太会用,过滤计算包用的; -P使host信息及port信息默认就都显示; -m设置界面最上边的刻度的最大值,刻度分五个大段显示,例:# iftop -m 100M 进入iftop画面后的一些操作命令(注意大写和小写) 按h切换是否显示帮助; 按n切换显示本机的IP或主机名; 按s切换是否显示本机的host信息; 按d切换是否显示远端目标主机的host信息; 按t切换显示格式为2行/1行/仅仅显示发送流量/仅仅显示接收流量; 按N切换显示port号或port服务名称; 按S切换是否显示本机的port信息; 按D切换是否显示远端目标主机的port信息; 按p切换是否显示port信息; 按P切换暂停/继续显示; 按b切换是否显示平均流量图形条; 按B切换计算2秒或10秒或40秒内的平均流量; 按T切换是否显示每一个连接的总流量; 按l打开屏幕过滤功能。输入要过滤的字符,比方ip,按回车后。屏幕就仅仅显示这个IP相关的流量信息; 按L切换显示画面上边的刻度;刻度不同,流量图形条会有变化; 按j或按k能够向上或向下滚动屏幕显示的连接记录; 按1或2或3能够依据右側显示的三列流量数据进行排序; 按<依据左边的本机名或IP排序; 按>依据远端目标主机的主机名或IP排序; 按o切换是否固定仅仅显示当前的连接; 按f能够编辑过滤代码 按!能够使用shell命令 按q退出监控。